top of page

Untitled

518人民的力量

逆權司機 "A Taxi Driver" (2017)

剛上映的逆權司機,以60年代發生的518光州事件 (光州民主化運動) 為背景,真人真事改編,利用各個人物探討歷史,公民運動的意義,引起共鳴。

60年代鐵腕統治者全斗煥被民眾要求當局撤銷國家戒嚴令,恢復國家正常化民主制度,使抗議漫延韓國各地。全斗煥不理民意,反而宣布全國擴大戒嚴令,勒令停課,限制自由言論,同時鎮壓需要「被教育」的親共份子。儘管首爾等地暫緩這場運動,光州民主化運動在無等山精神及這個歷史大環境下,仍舊持續。抗議現場越演越烈,衝突越來越大,面對軍人強力武力鎮壓,導致光州市對外鐵路、道路與和通信線路全被切斷,全斗煥在當日宣報令光州正式成為必須要被「清理」的重點城市。逆權司機當中重現以軍事鎮壓的場景令筆者印象深刻,即使這些只是民主化運動中各個碎片的重構,例如試圖引起媒體關注的光州MBC縱火事件、傘兵的出現、市民用旅遊車抵擋軍警的衝突,現代人未能獲得全部事件的資訊過程,但從電影中都能感受到當時的可怕。而筆者相信,香港人也有一定程度的共鳴感,一股可怕感油然而生。

另一方面,這套電影值得欣賞的地方是對那個地方、那些小人物的描寫,由光州民眾到當地的士司機,電影人物都刻劃出色,各持立場和表達對韓國的感情,張勲可說是把角色們拍得有血有肉。故事的主角起初認為示威的學生生在福中不知福,直至到達光州,看見無辜、手無寸鐵的市民、學生被軍方的武力鎮壓後,開始令他思考恰當性。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後段,金四福在光州經歷了一天一晚,遇上在植、泰術等人物事,也是令金四福帶所改變--從個人主義變成以大眾利益為重,護送駐日的德國記者Peter完成旅程。當金四福回漢城途中經過的食店,得悉光州以外的人眾說紛紜,雖然想念女兒,但也要回去。筆者想,每個人到了那個時刻,都會有他這樣的猶豫。回去光州後,他知道在植的死,為他穿上鞋子的一刻,以及黃泰術等光州的士司機人為救人而生,的確令人感動。張勲把每位小人物的出現,都有細心安排、相互呼應。

可惜的是,真正的金四福在運動的四年後離世,德國記者再也尋找不到他。一個社會就是在運動中進步,不少人為我們的未來默默地付出。雖然不知道最後會變成怎樣,至少努力過,冀望情況不會壞下去。這套電影令大眾認識光州,我也有到光州的衝動,是歷史,公民運動的一個借鑑。


Featured Posts
Check back soon
Once posts are published, you’ll see them here.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